光照对产蛋量的影响 | 家禽照明对产蛋量的影响

光照对产蛋量的影响 | 家禽照明对产蛋量的影响

光照对产蛋量的影响 | 家禽照明对产蛋量的影响

目录: 1. LED光色对蛋鸡
的影响 2.   LED光强度对蛋鸡的影响3.   LED光周期对蛋鸡的影响


家禽拥有高度灵敏的视觉反应系统,能够通过位于颅骨下方的视网膜和感觉神经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并通过调节新陈代谢和激素变化来影响身体发育和行为。人类的视网膜包含三种视锥细胞:L、M和S,它们的峰值光谱敏感度分别在650 nm、535 nm和440 nm。而家禽则拥有第四种视锥细胞,其峰值敏感度为415 nm,增强了它们的感光能力。这种独特的生理结构凸显了光环境在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性,因为它通过各种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行为。在现代蛋鸡生产中,封闭式鸡舍依靠人工照明作为唯一可控的光照因素,实施科学合理的照明可以优化蛋鸡的生产性能,同时保证其福利。

1. LED光色对蛋鸡的影响

LED灯与传统光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强烈的单色性。结合智能控制系统,LED可以实现“一灯多色,任意变换”。这些特性使得LED照明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光色上,探究单色光如何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家禽的可见光谱比人类更广,能够区分各种颜色。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会改变它们的生物节律和生产性能。此外,蛋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光照的需求也不同。因此,了解光色对蛋鸡各个生长阶段的影响,对于有效利用单色LED并指导生产实践至关重要。

1.1 LED光色对蛋鸡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光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产蛋母鸡的行为。Hubereiche等人观察了产蛋母鸡在红光、白光和绿光下的行为模式,发现母鸡在绿光下表现出更多的探索行为(例如觅食和啄食),而在红光下它们的攻击性低于白光。相反,Sultana等人的研究表明,产蛋母鸡在红光下会变得更具攻击性,而蓝光照射则会导致母鸡的活动水平降低,从而变得更加安静。

1.2  LED光色对生长鸡生理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单色光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使用会显著影响蛋鸡的性成熟,进而影响其后期的生产性能。研究表明,暴露于蓝光的14周龄蛋鸡的产蛋时间比暴露于红光和白光的蛋鸡明显延迟。Hassan等人的研究将各种单色LED灯及其组合应用于12周龄蛋鸡,结果发现,蓝光(63.63克)和绿光(63.06克)处理的蛋鸡产下的蛋重量显著高于红光(61.76克)和其他光组合处理的蛋鸡,绿光组的蛋壳强度也显著提高(P<0.05)。此外,红光处理的蛋鸡表现出更高的饲料转化率和更明显的蛋壳着色。此外,红光和绿光的组合(14小时红光加2小时绿光)提高了产蛋母鸡的FSH和E2分泌水平,促进了卵巢发育并提高了产蛋量。

1.3效果 光色对蛋鸡生理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产蛋期(19周龄)使用蓝光可以提高产蛋母鸡的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然而,与白光和绿光相比,蓝光和红光下的蛋重增长趋势较慢。此外,红光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于蓝光和绿光组,红光组的FSH和LH水平显著高于绿光组。产蛋高峰期的光照类型对产蛋量有显著影响。蓝光处理可促进LH和FSH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量并降低料蛋比。

光色对产蛋母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性成熟和生产性能方面。应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产蛋母鸡实施不同的光色处理,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然而,关于光色对产蛋母鸡行为影响的研究仍然有限且存在争议,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2.  LED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

2.1 效果LED 光照强度对产蛋母鸡行为的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鸡在黑暗条件下活动量极小,在光照周期开始时活动量显著增加。这表明光照强度与产蛋母鸡的行为模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Wang等人研究了四种不同光照水平(5、10、15和20 lx)下雏鸡的啄羽行为,并评估了皮肤损伤。产蛋母鸡受影响的部位包括尾部(44.02%)、背部(20.8%)和头部(15.73%),且损伤严重程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LED光照强度对产蛋母鸡的影响与传统光源相似,因为啄羽和啄肛行为都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活动量增加和能量消耗增加。

2.2 LED光色和强度对产蛋鸡的影响

家禽拥有独特的视觉系统,对400-480 nm和580-700 nm范围内的光比人类更敏感。因此,在特定光色下,家禽对光照的感知与人类不同。实际应用中,光源照明通常基于人眼标准,即使在单色照明下也常采用白光标准,这缺乏科学依据。因此,深入研究光色与光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优化LED灯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由于LED灯优异的单色性,研究人员对光色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单色光与光强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限。齐先利等。对3600只商品蛋鸡在四种光色(红、绿、蓝、白)和九种不同光照水平(0.1、0.5、1、2.5、5、10、15、20、25和30 lx)下进行观察,评估其死亡率、饲料消耗量、产蛋量、啄食习性等指标,总结光色和光照强度对蛋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光色下,随着光照水平的提高,蛋鸡的性成熟年龄均提前。

单色光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但仍需更精确地选择单色光及其他相关照明参数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发了一个自主偏好选择系统,用于研究光色对产蛋鸡的影响。作者还一直在研究蓝光LED灯与光照强度的组合对生长鸡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蓝光照射可能会延迟产蛋鸡的性成熟,而使用高于白光的光照水平可以促进这些鸡更好地生长发育。

3.  LED光周期对蛋鸡的影响

关于LED光周期对产蛋母鸡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光照会随季节变化,而这种季节性变化对于母鸡优化产蛋能力至关重要。在可控鸡舍中,将人工光源的运行时间与母鸡的生物节律相协调,对母鸡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光周期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源于光照时长的差异,光源类型对其影响较小。Kamanli等人开展了一项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光源——黄色白炽灯、白色微型荧光灯和白色LED灯——在相同光照周期下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源类型对母鸡的最终体重、采食量、产蛋量、蛋蛋白指数或形态特征均无显著影响。因此,LED光照周期对产蛋母鸡的影响与传统光源相当。

3.1 效果LED光照周期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产上典型的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16L:8D)。大量研究表明,间歇照明可以减少光照时间,降低成本,同时保持甚至提高母鸡的产蛋性能。马建军等研究了13L:5D:1L:5D和16L:8D两种光照条件下母鸡的产蛋量和能量效率。结果显示,18~58周龄母鸡平均日产蛋量:间歇照明组为(60.8±19.2)%,连续照明组为(59.7±19.3)%。58周龄时,间歇照明组母鸡比连续照明组多产蛋7枚,采食量差异不显著,表明间歇照明可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沈教授的研究比较了两种间歇性光照方案与连续性光照的效果,发现虽然不同光照周期对蛋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间歇性光照组的产蛋量显著提高。此外,与连续短时间光照相比,在育成期逐渐减少光照时间(从23小时减少到8小时)可以推迟母鸡的产蛋时间。在连续性光照条件下,与10小时光照环境下的母鸡相比,8小时光照环境下的母鸡性成熟时间延迟了18.3天,这表明育成期较长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母鸡的性成熟。

3.2 效果LED 光周期对产蛋母鸡死亡率的影响

Lee等研究了不同间歇光照条件下蛋鸡的死亡率,发现缩短光照时间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光照时间每增加1小时,死亡率增加0.8%。LED光源优异的单色性使得单色照明在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单色光、照度和照明系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随着蛋鸡养殖方式的演变,鸡舍照明布置应适应空间变化。LED灯体积小、安装方式多样、光照参数可调等优势,可用于开发适合不同养殖方式的照明解决方案。此外,通过智能环控系统与LED灯的有效结合,使照明系统适应蛋鸡不同生命阶段的光环境需求,对于蛋鸡生产的科学高效管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