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照明对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照明对产奶量的影响

目录:
1.照明时长
2.光照强度
3.光色温
4.照明控制策略
1. 照明时长
奶牛全年繁殖,光照条件对其内分泌系统、性成熟、采食习性、生长发育和产奶量有显著影响。近期奶牛场数据显示,自然光照条件下的产奶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季达到峰值,夏末秋初下降,10月后逐渐回升。一项研究在30天的试验中,将人工照明条件下奶牛的每日光照时间从9.5小时延长至15和18小时。结果表明,15小时光照条件下,奶牛的产奶量和采食量均明显高于9.5和18小时光照条件下。因此,在设计奶牛场的照明系统时,必须考虑奶牛的实际照明需求以及光照周期变化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照明控制系统的优势。
2.光照强度
奶牛作为反刍哺乳动物,需要夜间采食,但它们天生胆小怕事。夜间牛舍照明不足或过亮都会干扰它们的反刍和采食习惯。研究表明,舒适的照明可以增强奶牛的夜间食欲,从而提高采食量和粗饲料的转化率。合理管理奶牛照明强度可以提高夜间采食量,并可能使总产奶量提高 5% 至 8%。因此,奶牛场夜间照明的调节应根据奶牛的光敏感度进行,以满足其夜间活动需求。
3. 光的色温
在选择奶牛照明的色温时,务必考虑奶牛的视觉敏感度。选择合适的色温将有助于确保奶牛在夜间能够看清周围环境。
4.照明控制策略
有效的光照管理可以显著改善奶牛的泌乳过程,从而提高奶制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实施适当的光照控制,牛舍的设计应优先考虑照明因素,策略性地布置窗户和天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此外,还可以使用白炽灯和荧光灯等人工照明来弥补自然光的不足。光照时长应根据奶牛的生理需求及其泌乳阶段进行调整。通常,泌乳高峰期的奶牛每天需要14至16小时的光照,而在泌乳后期和干奶期可以减少光照时间。可以采用自动定时系统,根据预定的时间表打开和关闭灯光,确保光照时长一致且准确。
光照强度也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光照水平都会对奶牛产生负面影响。理想情况下,光照强度应保持在150至200勒克斯之间,并定期使用测光表进行检查,以便根据需要调整灯光的数量和布置。光照管理中务必考虑奶牛的昼夜节律,避免24小时连续光照,并确保奶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5. 相关产品
奶牛灯T16

6.相关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