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照明设计与管理
水禽照明设计与管理

目录: 1 .
光对水禽的影响
2.水禽 照明设计
3. 水禽照明管理
1. 光对水禽的影响
光照在水禽的摄食、活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其性成熟方面。光照和营养对水禽的发育至关重要。幼禽尤其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来满足摄食和快速生长的需求。虽然自然光必不可少,但人工照明也必不可少。在育雏阶段,水禽通常依赖自然光来避免性成熟过早。然而,在产卵阶段,每天15至16小时的光照有助于刺激性腺发育、卵泡成熟、排卵,并提高产蛋量。
2.水禽 照明设计
水禽舍采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自然光是指阳光和漫射光通过窗户、门和其他开口进入禽舍,而人工照明则需要使用灯泡。禽舍的设计主要侧重于人工照明。根据禽舍的宽度,室内会安装2至3排灯泡,距离地面约1.7至2.2米。通常,每平方米3至5瓦的灯泡就足以满足照明需求。此外,还会在禽舍中央或一侧安装一个25瓦的灯泡,用于夜间主灯关闭后提供昏暗的照明。
3.水禽照明 管理
3.1 大雁照明 管理
3.1.1 育雏期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从孵化到30日龄的幼鹅,抗逆性较差,适应性较差,容易聚集在一起。有效的水禽照明管理对于提高雏鹅的生产性能和成活率至关重要。在育雏阶段,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非常重要,这有助于雏鹅适应环境,增加其活动量,鼓励其采食饮水,从而满足其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育雏前1-3天提供连续光照,之后每两天减少一小时,四周龄时过渡到自然光。光照强度指导原则包括:0-7日龄的雏鹅,每15平方米使用一个40瓦的灯泡,8-14日龄的雏鹅则换用一个25瓦的灯泡,灯泡放置在雏鹅背部上方约2米处。
3.1.2 育成鹅的饲养管理
生长鹅,也称为幼鹅或中鹅,是指30至60日龄的鹅。生长鹅的饲养方式有三种:放牧、放牧舍饲相结合以及单纯舍饲。生长鹅通常使用自然光照饲养。
3.1.3 育肥期饲养管理
当鹅长到60日龄左右时,选育的鹅会根据特定标准进行饲养,而剩余的鹅则会被转移到商业鹅舍进行育肥。育肥阶段通常持续15至20天。育肥方法有三种:舍内育肥、圈养育肥和强制育肥。育肥后的鹅肉质丰满细嫩,屠宰率高,可食用部分较多,经济价值也较高。育肥期间,鹅会获得持续的低强度光照(1至2勒克斯),这足以满足管理需求。过强的光照会阻碍鹅的生长发育,而较弱的光照则有助于鹅保持安静,减少活动量,降低能量消耗,促进其更快增重和育肥。
3.1.4种鹅 光照管理
种鹅是指经过挑选用于繁殖的鹅,包括雄鹅和雌鹅。它们会经历储备期和产卵期。储备期从70到80天龄开始,直到开始产卵。这段时间的目标是提高它们的育种价值,并为交配或产卵做好准备。储备种鹅的管理通常分阶段进行。在早期(80到100天龄)和中期(100到150天龄)阶段,使用自然光,而在后期(从150天龄到开始产卵)逐渐增加人工照明。产卵期大约需要六周的时间来调整光照时间(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以达到15小时的光照。这个15小时的光照计划将持续到产卵期结束。
3.2 鸭子光照管理
3.2.1蛋鸭 光照管理
3.2.1.1雏鸭 光照管理
雏鸭尤其需要阳光,这有助于提高体温并促进血液循环。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将其皮肤、羽毛和血液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从而促进骨骼发育、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并促进新陈代谢。当自然光不足或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人工照明作为补充。
育雏期光照强度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适当延长。第一周,即出雏后前三天,应24小时连续光照,帮助雏鸭适应环境,光照强度一般在10勒克斯左右。出雏后四天,可每天光照20-23小时。第二周,光照时间可减少至18小时。第三周起,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夏季育雏,白天应使用自然光,夜间采用弱光照明,喂食期间仅使用30分钟的强光。深秋时节,由于白天光照时间缩短,可延长夜间光照时间1-2小时,但夜间仍使用弱光照明。
3.2.1.2生长鸭 光照管理
幼鸭在生长发育阶段不需要强光照射。建议每天持续光照8至10小时,产蛋前不宜增加光照时间。对于下半年饲养的鸭子来说,自然光最为适宜。然而,为了确保鸭子夜间饮水,并防止老鼠、鸟类等害虫,鸭舍应整夜保持低照度照明。对于30平方米的鸭舍,15瓦的灯泡就足够了。如果停电,应立即打开带玻璃罩的煤油灯或其他照明光源。长时间暴露在弱光下的鸭子在突然变暗时可能会受到严重惊吓,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养鸭育雏期光照方案:
如果这群鸭子的引入发生在8月底至次年4月初之间,那么饲养阶段的照明策略应该采用递减照明法或恒定照明法。
逐渐递减光照法:步骤1:确定这群鸭子满20周龄的日期,例如次年2月20日;步骤2:确定您所在地区2月20日前后的自然光照时长,例如11.2小时;步骤3:制定合适的光照时间表。前0-8周,遵循育雏光照指南。如果8周龄时光照设置为20小时,那么从第9周开始,每周减少光照时间45分钟(或提前45分钟关灯),到第20周时,光照时间正好是11小时,与自然光照接近。如果8周龄时光照强度为23小时,那么从第9周开始,每周减少光照时间1小时(或提前1小时关灯),到第20周时,光照时间达到11小时,也接近自然光照水平。
恒定光照法:若该批鸭雏满20周为次年2月20日,自然光照时间为11.2小时,则四舍五入为12小时。从第9周开始,每日维持12小时光照(自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开灯时间为上午6点至下午6点。
产蛋期光照管理:大多数蛋鸭品种在150日龄左右开始产蛋,200日龄产蛋量达到高峰。适当的光照可以刺激蛋鸭,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从而促进产蛋。
在产蛋阶段,除了自然光外,还要辅以人工照明。为了确保蛋鸭持续高产,稳定的照明系统必不可少。蛋鸭的有效照明计划从150日龄左右开始,每天逐渐增加20分钟的光照时间,直至达到16至17小时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光源应位于离地面2米的位置,鸭舍每平方米的光照强度为1.4瓦,或每18平方米使用一个25瓦的灯泡。一旦建立照明系统,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6小时,不得减少。如果产蛋率下降到60%,则可以延长照明时间。避免突然改变光照或缩短光照时间非常重要,因为这会导致蛋应激和畸形。如果经常停电,请准备好煤油灯或其他照明设备。灯泡应均匀分布,呈十字形排列,并定期清洁。夜间开灯时,只需使用昏暗的灯光即可。此外,照明系统应与饲养和管理实践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有效性。
3.2.2肉鸭 光照管理
3.2.2.1 对于肉鸭,商品鸭雏鸭在出生后前7天应持续光照,之后7至14天每天光照18小时,之后每天光照12小时,直至屠宰。光照强度应适中。白天应利用自然光,早晨和傍晚应使用低强度照明,以确保饲养环境的可视性。光照强度应为每平方米5瓦,灯泡距离地面2至2.5米。
3.2.2.2 肉鸭饲养管理方面,育雏期为0~4周龄,育雏期有专门的管理措施。
育成期光照管理:育成期5至20周龄,光照原则强调缩短光照时间、降低光照强度,以避免性成熟提前。通常,光照时间为每天9-10小时,主要利用自然光。如果育成期恰逢日照增加的季节,则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9周龄时设定的限值内,并根据需要添加人工照明,但总光照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相反,如果自然光减少,则应使用自然光照,并在26周龄时逐渐增加到17小时,从凌晨4点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其余时间保持黑暗。例如,如果20周龄时的自然光照时间为8小时,则需要额外增加9小时的人工光照才能达到17小时的目标。这9小时光照均匀分布在6周内,从21周龄开始,每周增加1.5小时。
产蛋期光照管理:每日提供17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2瓦,灯具高度2米,并安装灯罩。确保光照分布均匀,保持一致的光照时间,避免频繁更换,否则可能会对产蛋率产生负面影响。
4.相关产品



5. 联系Ceramlite
